新闻中心

News

脾胃乃后天之本:中医教你三餐养出“黄金消化力”

 发布时间:2025-07-25 浏览次数:

一、为什么脾胃是“后天之本”?


气血生化之源:脾胃负责运化水谷精微,将食物转化为气血,滋养全身。


免疫力根基:“脾旺则四季不受邪”,脾胃强健,抵抗力自然提升。


情绪影响:中医认为“思虑伤脾”,长期压力大、焦虑的人,往往脾胃功能受损。


脾胃虚弱的信号:


✅饭后腹胀、容易积食


✅大便不成形或便秘


✅面色萎黄、乏力没精神


✅舌苔厚腻、有齿痕


二、三餐养脾法:中医的饮食智慧


早餐(7-9点,胃经当令):温养胃气


原则:温热、易消化,忌生冷油腻。


推荐搭配:


主食:小米粥、山药粥、南瓜粥(健脾养胃)


配菜:蒸红枣、炒白扁豆(补气祛湿)


禁忌:空腹喝冰咖啡、吃甜腻糕点(伤胃阳)


午餐(11-13点,心经当令):营养均衡


原则:五谷为主,荤素搭配,七分饱。


推荐搭配:


主食:糙米饭、红薯(补脾益气)


蛋白质:清蒸鱼、炖鸡肉(易吸收)


蔬菜:胡萝卜、菠菜(补血养肝)


禁忌:暴饮暴食、辛辣刺激(加重脾胃负担)


晚餐(17-19点,肾经当令):清淡易消化


原则:少食、早食,减轻脾胃负担。


推荐搭配:


汤羹:四神汤(茯苓+山药+莲子+芡实,健脾祛湿)


轻食:蒸苹果、小米糊(助消化)


禁忌:宵夜、油炸食品(影响睡眠和代谢)


三、养脾胃的3个黄金习惯


细嚼慢咽:每口咀嚼20次以上,减轻脾胃运化压力。


饭后散步:缓行10分钟,助消化,避免久坐伤脾。


情绪调节:避免吃饭时生气或思虑过度,保持心情愉悦。


四、脾胃喜欢的“明星食材”


山药:补脾肺肾,适合煮粥或炖汤。


小米:“五谷之首”,养胃安神。


茯苓:利水渗湿,可煮茶或入粥。


生姜:温中散寒,早晨含一片驱寒暖胃。


结语


养脾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而是融入日常的生活方式。三餐有节、饮食有度,脾胃自然强健,气血充盈。正如明代名医李时珍所言:“脾胃一伤,百病由生。”从今天起,用中医智慧守护你的“后天之本”,吃出健康好气色!


(小贴士:脾胃虚弱者,可每周喝2-3次陈皮山楂茶,帮助消食化积。)


希望这篇文章能助你打造“黄金消化力”!如果有具体症状,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辨证调理。

预约参观